推广 热搜: 女装  品牌  服装  时尚  服饰  男装  企业  服装品牌  服装店  女装品牌 

服装产能巨大,郑州为何难留住服装设计师?

   日期:2020-01-03     来源:www.bmcyz.com    作者:女装批发网    浏览:606    评论:0    
核心提示:安徽人丛剑扎根郑州,最早凭婚纱定制打出了名堂,电子商务冲击下,今年元旦改做中国风元素的IP;从小在服装教授父亲熏陶下的吴玉婵,毕业后从设计师助理做起,积淀七八年后开创了女装品牌“仟彦”;卫哲从媒体出走后,创立了“怪诞星球”,他没有预料到有天

  安徽人丛剑扎根郑州,最早凭婚纱定制打出了名堂,电子商务冲击下,今年元旦改做中国风元素的IP;从小在服装教授父亲熏陶下的吴玉婵,毕业后从设计师助理做起,积淀七八年后开创了女装品牌“仟彦”;卫哲从媒体出走后,创立了“怪诞星球”,他没有预料到有天会为特步、好想你、中国邮政做跨界联名商品;马三毛儿时就有服装梦,上学时把作业挂在朋友店内陈列,意料之外走红……他们合力构成了奋力搏击的郑州服装设计师群像。
  当下,这个群体依然面临着要坚守还是出走、要存活抑或梦想的现实抉择。
  创意也可以当产品卖
  每天在打样车间、服装工厂、面料市场以及坐落于郑州瑞光创意工厂的masanmaomao线下门店铺出没,是设计师马三毛的平时的。
  大学时,他把一个课堂作业挂在朋友的家居店里陈列,却意料之外被顾客看中并购买,他首次意识到原来创意可以当作产品交易。这也直接帮他做出毕业后便独立创业的选择。
  马三毛的设计灵感出处于他的所观所感,他喜爱观察人,喜爱采集碎片信息与情绪,电影、音乐、艺术都能激起他的表达欲望。在洗澡时或半睡半醒之间,他的思维最为活跃。
  马三毛说他就是为了穿好看的衣服而生,他不仅是服装的设计制造者、品牌开创者,更是服装的顾客与收藏者。
  一般,他的设计路径有两条,以面料本身为灵感,设计出适合的款式与版型,或者先有一个想法,再探寻有关面料来达成。身为设计师,他最不缺的是头脑风暴,“设计(灵感)来得很快”,这些都归功于他对服装特质、时尚趋势足够知道以及平日很多的购买经历和穿着体验。
  设计师不是孤立的,他要和打版师、工厂沟通。
  设计师并非一直光鲜流行的,要跑工厂、进车间,伴随而来的是针头线脑和情况不断。好在他觉得“全流程都是享受的”,“我就是为了衣服而活着的”。
  从设计师到品牌开创者
  马三毛不仅仅是设计师,更要紧的角色是原创品牌老板。
  愈来愈多的设计师看到行业的资金投入回报率低而选择退出后,留下来的人靠着经验和人脉,转变为了原创品牌开创者。近年来,郑州设计师群体当老板、创立原创品牌的集体转型,已渐成规模。
  吴玉婵2002年进入上海一家服装企业,做了一年设计师助理、一年半设计师、两三年设计总监后,回到郑州创立工作室,主要给上海顾客做服装类的定向研发。2015年,她创立了女装原创品牌“仟彦”,自身当起了老板。
  设计师孟希回郑后,曾经在逸阳、娅丽达担任过设计总监职务,后来开创“诺然”“希尚华衣”两大品牌。1994年出生的设计师王胜杰,毕业两年后,做起了自身的原创设计师品牌“无言立己”。
  “在企业当设计师日子不好过,由于多数郑州服装企业的老板没有顶层设计,出现了不少老板娘做设计的现象,老板娘常常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设计师成为老板娘的工具,存在感、话语权不强,所以会出现很多的仿版、旧款和抄袭现象。”郑州本土资深设计师丛剑向河南商报记者剖析为何不少设计师转型自身创品牌的理由。
  但从设计师到品牌开创者的转身,并非易事。
  “商品设计师面对的是一个点,仅需做好商品即可,但是品牌掌舵者面对的是点线面的结合,是一个营运管理者角色,需要要经历一个历练流程,这个流程至少需要3年。”而吴玉婵花了8年多时间,才完成了从商品设计者到品牌开创者的转变。
  留守还是出走的抉择
  相比一线城市,郑州本土服装设计行业土壤贫瘠、力量羸弱。这是郑州服装设计师艰难求存的现实。
  行业不振造成人才外流,又进而加剧行业的后天畸形,形成恶性循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河南服装设计人才孔雀东南飞”的说法。1985年,宋瑞萍从河南工程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她是第一届学生,当时仅有9个毕业生,大多数同学远赴广东、浙江等地,她也去了广东湛江。
  一直到目前,郑州本土设计师还面临着留守还是出走的抉择。
  郑州乃至河南服装产能巨大,不相匹配的是设计研发和原创能力。1978年,河南服装年产值仅20亿元,产量2983万件;到了2018年,河南服装年产值达到3000亿元,产量32亿件,分别是1978年的150倍、107倍。
  3000亿元的年产值在全国排行榜中位列第六,名次靠前。但在郑州市服装协会会长陈勇斌看来,“和传统服装大省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相比,河南在品牌影响力上还有很大差距,革新设计研发能力较为薄弱,人才缺乏是首要因素。”
  2008年是“全国女裤看郑州”的黄金年代,当年年底郑州年产化纤女裤1.6亿条,约占全国同类商品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却能从中看到“品牌附加值低、原创设计能力弱”等特点。他曾打了个比方,“郑州女裤等于本科生,离研究生、博士生的水平还有相当距离。”
  本土设计师为何外流
  “郑州服装产能做上去了,催生了一大批以做尾货和批发贸易为主的服装商,但他们干的是服装搬运工的业务。现在的郑州产业不支持设计师的存活,缺乏大IP,即便好不轻易办一个设计行业大赛,奖也是被其他人拿,长此以往设计师势必外流。”丛剑剖析。
  在十多年前,丛剑的服装私人定制业务做得很好,那个时候他面对的是与本土设计师的角逐,游刃有余;后来伴随网络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他的角逐对手一下子拉升到全世界的维度上,由于郑州本地缺乏好的产业背景,再加上较为落后的产业体系,丛剑这一拨设计师面对全国的PK,一下子变得被动起来。这一段时间里,丛剑身边的设计师同行没停止过外流。虽然有一部分选择坚守,但在丛剑看来也大多是由于私人关系不得已留下,譬如爸爸妈妈身体或者家庭起因。
  收入低是更为现实的理由。一名不愿具名的设计师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在郑州,一名成熟设计师每月基本工资在5000元左右,另外靠卖版或推销量计提成。但是郑州卖版市场极不成熟,一些服装大牌更倾向于从北上广深等城市采购,而不是选择更熟知本土状况的郑州设计师。而且设计师从培养到成熟需要3~5年时间,熬过去这并不短的培养期需要毅力,很大一部分人都没法熬过去。
  一位从深圳回归郑州的资深设计师曾向河南商报记者讲述,他从业18年,现在每一个月底薪拿到8000元,每卖出一件自身设计的衣服,拿20%提成。依此算,在淡季他的月收入维持在一万元,旺季达到两三万元。从业18年的资深设计师不过如此,行业新兵收入情况不言而喻。
  要存活还是要理想
  除了设计土壤贫瘠、人才外流,这些设计师还面临着要存活还是要理想的抉择。
  “不是每个设计都会被市场合接受,它是我充满设计情怀的作品,但太过艺术并不符合顾客的需要,人家跟我说太跳脱、穿不出去、常人没办法理解……”以上是一名设计师的吐槽。
  马三毛也曾在艺术和商业的间隙中困惑过。最早,他的工作室以私人定制为主。但他渐渐意识到,定制是命题作文,需要揣摩顾客的心思来创作,时间久了,他产生了一种深深的逆反心理和疲惫感。
  “不想取悦于人,只想取悦自身。”当重归自由创作后,他把自身作为设计对象,以自身的穿衣理念来进行个人IP的塑造。再后来,他开设了第一家线下门店,渐渐明白了“我不可以把衣服给人就不管了,我要让大家知道如何穿更好看”,“成熟设计师重要在于控制力”,他渐渐在市场和自我中探寻到了最好平衡点。
  王胜杰刚进入社会时,拿着作品去参加展览,总会被需要这里改一下、那里改一下,以符合市场的审美。她对钟爱的款式会格外坚持,但在多次碰壁后,也慢慢摒弃了一些夸张的设计。
  原创品牌“漫之秀”负责人司漫说,绝大多数原创品牌刚开始都有着很明确的定位和风格,可是如果推向市场时遭遇冷落,为了活下去,就只能先向市场妥协,出现风格偏离,待客群积淀和资金积累达到肯定量时,再重拾原创,这就是开创者的曲线圆梦路。
  变革1
  砍掉加盟商,直面终端
  事实上,在自我和市场的两难抉择中,不少服装品牌开创者会倒向后者。流程和办法也不尽相同。
  国内服装大牌譬如李宁,也经历过一些摇摆。由于没办法直接感知顾客的心理及变化,李宁一度出现定价过高、俘获不了年青顾客的情况,陷入连年亏损的窘境。后来,李宁在市场和设计中获得了肯定的平衡。它增加直营店比例,塑造集购物、健身、社交为一体的线下体验店铺,这就让李宁的设计理念直接触达终端,让顾客与品牌产生连接,从而在懂顾客爱好基础上生产好商品。
  与李宁的思路一致,郑州一设计师品牌开创者吴小莉(应受访者需要为化名)正在砍掉加盟商,现在只剩5家加盟商。她认为,由于中间渠道商的介入,终端的状况没办法直接反馈到品牌商和厂家。砍掉加盟商后,她将增加顾客体验感,走F2C(厂商到顾客)模式。
  这样的代价就是,近两年由于策略调整起因,吴小莉的品牌推销额出现下滑,这是策略调整期势必出现的阵痛。砍掉加盟环节后如何做?吴小莉筹备在各个城市招聘合伙人,对方登场地、人工等,厂商负责培训、督导、供应货品并参与地址选择。这样,厂商可以每天看到最真实的推销数据。
  2
  植根中原文化,塑造“郑潮”
  一些个体也在发力改变郑州设计土壤不够肥沃的近况。他们的做法是做IP、卖创意、创潮牌,从厚重的中原历史文化积淀中汲取养分。
  李宁借助“国货之光”策略,与红旗汽车、人民日报等联名跨界,发扬光大了国潮定义,并从低谷重回巅峰。
  独立设计师马三毛,主打的也是国潮定义,只不过他将这个潮牌融入了本土文化,起名为“郑潮”。
  masanmaomao“郑潮”系列服装采用二七纪念塔与郑州二字为主设计元素,单单二七塔的图案就画了一周。这个灵感曾在他脑子里过了一个月,才慢慢有了完整思路。他认为“郑潮”代表了他对郑州的情感释放,代表着这个城市新年轻人的独立、自主与时髦态度。10月22日的郑州国际时装周上,“郑潮”全系列服装将在郑州国际时装周闭幕式上首发。
  借助挖掘中原文化来壮大郑州设计师群体的力量,是一条路子。在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看来,“中原厚重的历史文化为流行创意产业供应了肥沃的土壤。”
  3
  创潮牌、卖创意、做IP
  郑州土生土长的原创品牌“怪诞星球”则是在输出创意。“怪诞星球”已经跟特步、好想你枣业、中国邮政、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等进行了联名跨界合作,模式就是“怪诞星球”为他们供应创意设计,赋予这些传统大牌潮的定义。
  类似优衣库与KAWS合作推出联名款T恤,“怪诞星球”为邮政设计“以邮为潮”系列潮服,让用户首次发现邮政也可以这么流行。“大家输出的是创意和风格,不再是接活通过生产推销来挣钱,不只是卖商品。”“怪诞星球”负责人卫哲说。
  资深设计师丛剑则是塑造IP。他以中国文化为底版,来嫁接各地的特点文化。譬如,他使用过山瑶族的服装文化,来为当地一场文艺表演做点缀。在丛剑看来,就是用创意服装来帮顾客孵化塑造IP。
  不管是“怪诞星球”还是丛剑,类似本土品牌和本土设计师的崛起,都让郑州服装产业更为丰富立体,加快了“中原流行之都”与国际流行接轨的节奏。
  帮助时装周,扶植本土服装设计力量
  行业协会、政府、企业也在为壮大郑州服装设计产业搭台输血。
  每年郑州都有多个服装设计界的大型赛事,譬如中原国际时装周、中国(河南)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以及郑州国际时装周。举办时装周可以被看作是加大本地流行自信、提振中原流行话语权、破解服装行业难点的积极尝试。
  即将举办的第二届郑州国际时装周,初衷就是为郑州本土设计师和原创品牌制造发声的机会。去年落地的第一届,全球一共有29个品牌以及27名新锐设计师参加,其中不少来自郑州流行界,扶植本土服装设计力量的目的不言而喻。
  第二届郑州国际时装周定档10月18日,为期5天。本届时装周着重本土特点,一大批郑州原创本土品牌将露面,用本土设计师的原创作品,讲出郑州品牌故事,一起为郑州流行发声。
  郑州服装设计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不过,来自个体、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政府、媒体的努力已经在路上。正如李刚所说,“把庞大的中原存量文化资源盘活,推进设计赋能产业,让中原人民洋起来,让服装产能大起来,让河南流行强起来。”

 
标签: 设计师
打赏
 
更多>同类服装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服装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